close
 
很久沒有參加NGO的活動了
上一次有印象的是去年的12月
也是被前同事邀請去他們協會幫忙...歲末聯歡
 
雖然以前也在NGO組織工作,但是去參加活動的感覺就不太一樣
以前要負責所有的規劃與流程
但是去參加活動只要注意自己的部份就好
感覺就很輕鬆~~(去玩的)
不過也發現我的反應根敏感度變慢了...
 
回到今天的活動~~
今天的活動跟去年不太一樣的是
參與人的平均年齡升高了...去年有很多年輕人一起共襄盛舉
今年少之又少...
 
老實説今年的活動我都跟小朋友混在一起...
自己帶一個過去...協會的兩葛小朋友跟我們一起工作
所以也讓我看到3個人的個性
一個很被動、一個很主動、一個介於中間..
我不知道也不了解第一個的個性跟生長環境
 
但是第二個跟第三各一直跟我完成工作與使命
所以有更多的認識~~
兩各小孩都是同樣的生長環境跟背景
我到很鄉賞他們的~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發展出自己的模式
且可以去感同身受且為了家人擔心願意而所規矩
尤其在這個叛逆的時期
 
我要說的是老么哲學
其實在社會上可以生存的是"老么"
 
小尾的人(老么)為了要生存
所以他必須要察言觀色,要對週遭以及所有比他大尾的人洞解他的個性他的習慣
為了就只是怕得罪那些人
所以他比任何人更需要去掌握所以狀況
而大尾的人呢?他只要做出判斷,要去逞強
回想一下喔
現在的社會以及工作
是大尾的人多?還是小尾的人多?
老闆只有一個吧?
所以小尾的人過那些磨練
以後在社會上可以善用它的觀察能力以及善解人心的
而那些大尾的人勒?在工作上都要逞強,硬碰硬比較吃虧!!

人生長於這個社會上要找的就是活著的價值
以的人的價值是用錢定斷,所以他就會發展出以前為目標
有的人是再者生命的意義
有的人是以地位與受到尊重為考量
 
有的人可以為了謀生可以低聲下氣
有的人卻不願為五斗米折腰
有的人把自己的外表看的比生命更重要
有的人卻躲在地下道以乞為活
 
有的人一個月5000快不到可以生活
有的人一個月5萬元還不夠他用
有的人甚麼都要名牌貨
有的人卻甚麼都隨便
 
到底人活著的價值是甚麼?
心理學的老人家說到需求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自尊需求、自我實現。
人為了最基本的生活,所以需要有現實的考量
人為了謀生故需要換取最基本的生活支出
於是人出現了百態...
現在的你或是未來的妳...會是怎樣的你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 謙 的頭像
    吳 謙

    岩間-北岸

    吳 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