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課長辦此自強活動對我來說有點特別的意義!
跟『團體輔導--團體動力』報告不媒而合,由於我探討的是工作團隊,
這也是當初我跟翃鈞探索曾提出的改善方法!
(深深的佩服課長的觀察與領導能力與精神)
雖然這次的活動表面上大家好像也沒有更多的交集,
或多或少....我相信對大家的感受一定有點改變!
希望可以在12月底上課前,看到變化,得以撰寫修改報告。
其他相關訊息與資料...我慢慢的再來添補..
 
貼些活動被拍的相片...
 
=============================
補一些第一次報告的內容~下一次報告是要解決發現的問題!!
 

在工作情況中,大致上是都算完美,但其實有時會忽略一些人的感受,在其他人看起來是一個很有向心力的團隊,工作氣氛是很愉快的,但是其實那只是大家對這個團隊的形象認同引起使大家可以融入這個工作團隊中。因為認知大家做到的只是形象關係的向心力,大家並沒有有核心交集的向心力。

    簡單舉個例子--朋友與同事的不同:

朋友:如果用廣義的區別,就是自己生活中所認識的某個人。狹義:是與自己生活有交集的人。同事:指的在工作上活是職場上所認識的人。

    這兩者的差距在於同事只在於工作上,朋友則在生活中的各種不同的層面,依心靈的交集來說朋友是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而同事只是工作夥伴的關係。當然這兩者都可以由同事進而更深的認識作為朋友關係,也可以從朋友換為同事的雙重關係。

    然而,同事或是朋友任一單方,就如上續所提到的在工作或生活的某一方面作所交集,並未深入到核心,就如工作上的分工與團隊精神,只有交集的人情況呈現的大都是比較自私的想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好,如果比較核心的交集會出現比較有團隊精神有良好的分工合作。

    回到主題:以分工來說,大家只會把自己的工作負責好,並不會去協助其他人; 當活動出了問題時,只會去請負責的那個人去解決,並不會協助。雖然大家表面上是很OK的,但是可能大家只是在玩一種心理遊戲,既使有意見,也希望求得表面上的和平,大家有不願意說出來。

    我覺得這是我們工作團隊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彼此間的信任朋友般的友誼
 
--------------------------------2005.12.08.21:42
就來白目一下好了!!
 
貼一些我覺得"是問題的問題"~~要聲明的我只是把它概括...這應該也是許多職場的問題吧!!並不全然是這個工作場合的問題,如果看的的人覺得是...那就是囉!!
 

工作團隊的幾個問題:

1、舊有的文化因素:價值觀、理念、想法並覺得有很多是以前就存在的問題,在大家沒受到威脅並不要求改變,使問題一直存在,而未被解決。

2、團體的迷思:如為了在團隊中自我保護或保住飯碗,不隨便表示與自己無關的意見;因為工作團隊的壓力下,不敢評論、討論,使團隊更加封閉,而扭曲現實,抑制團隊成長與發展;因為大家都不表意見,就認為沒意見、沒問題,形成在判斷上的假象。

3、少數人的問題:衡量問題時的價值觀與立場,探索所謂的問題時,該問題是屬於個人問題?或是大家的問題?前者較不會被處理,後者較須立即性處理。但是當大家都避而不談(抗拒)下形成某種反向的認同。

4、從眾性:當大家都不表意見,使自己更不敢說出感受,怕被因其凸顯被視為異類;或看到一昧的跟隨某些人的腳步與立場價值,作為判斷依據。

5、抗拒:對著某些敵意的對象、某些人,表示任何意見時,就站在相反意見作抗拒;或是明明有很多意見,但是問到他時卻又不願意說,以成沉默作為抗拒的反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吳 謙 的頭像
    吳 謙

    岩間-北岸

    吳 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